那些年开发的时候踩过的坑

  • 可能发生的错误一定会发生,所以能尽早想到,就尽早采取措施预防

  • 系统默认的环境被人改了,例如有人默认把 python 指向了2或者3

  • 各节点时间不一致

  • 用语言相关的RPC或者缓存,例如Java RMI或者pickle,导致与语言强相关而提高了耦合度

  • 对分布式情况下的远程调用做太多假设,例如以为内网会没什么故障。然而现实告诉你,即便网络没有故障,也许被调用的服务也会 发生故障,不加超时就准备哭吧。其实开发软件,对假设做的越少,稳定性和耦合性就会越低,但是相对应的,复杂度就会提升。软件 开发永远是一种理想和现实的权衡,而权衡下做的选择,只有更好,没有最好。


更多文章
  • 网络乞讨之合并支付宝和微信的收款二维码
  • nomad简明教程
  • Linux下当笔记本合上盖子之后只使用扩展显示器
  • Ubuntu 18.04 dhcp更换新IP
  • Python中的新式类(new style class)和老式类(old style class)
  • Python Requests 简明教程
  • 密码技术简明教程(三):证书和TLS
  • 密码技术简明教程(二):散列、消息认证码和数字签名
  • SEO学习笔记
  • 密码技术简明教程(一):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
  • Kubernetes 笔记
  • go mod 和 logrus 路径大小写的问题
  • Flask自动加载Blueprint
  • 在KVM里安装Minikube
  • 搞定面试中的系统设计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