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b开发系列(七):缓存,CDN

缓存

如果有一个GET请求,每秒钟有10k请求,但是10s钟才需要刷新一次,你会让内容服务器不停地处理这类请求吗? 不会,这10秒内的100k次请求带来的计算都是毫无意义的,浪费了CPU资源,并且还可能为内容服务器之后的数据库 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。所以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概念:缓存。

我们在每次处理请求之前,检查一下内存中是否已经产生了结果,如果是,那么直接返回结果,否则,计算,返回结果并且 同时将结果放入内存中以便重复利用。这显然已经不是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级别的缓存是同一个概念了,web开发中的缓存 通常是指对静态资源,请求响应等的存储以便节省CPU资源。

在实际生产中,我们一般使用Redis作为缓存容器,Redis是一个高性能的K-V数据库,我们把缓存定义好一个key,内容则 放在value中,通常我们还会为key设置过期时间,这样再通过上面的手段便可以大量的节省内容服务器的无用计算。在Redis 火爆之前,一般都会使用memcached,不过我没有用过。

CDN

如果你的客户,或者说请求来源于全球,但是你的网站服务器只在中国有,那么来自美国的用户可能会感觉请求非常的慢, 因为网络质量的问题,一个网络请求可能要跨越太平洋来到中国,带上服务器给出的响应回去。那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 全球的用户都得到最快的响应呢?有,把你的服务器部署到全球各个地方,然后通过DNS做负载均衡,解析到最近的服务器, 这样全球的用户的请求都会打到离他最近的地方。这种技术就叫CDN。

一般情况下CDN服务器都会缓存住源服务器的响应,并且定时刷新。但是CDN仅限于可以缓存的内容例如变化不频繁的网页, 如果是频繁变化,或者每个请求得到的响应都不一样,则不适用,例如面向APP或者前端的API接口响应。

参考:


更多文章
  • Web开发系列(七):缓存,CDN
  • Web开发系列(八):单点故障,负载均衡
  • Web开发系列(五):form, json, xml
  • Web开发系列(四):Flask, Tornado和WSGI
  • Web开发系列(三):什么是HTML,CSS,JS?
  • Web开发系列(二):HTTP协议
  • Web开发系列(一):从输入网址到最后,这个过程经历了什么?
  • SNI: 让Nginx在一个IP上使用多个证书
  • Haskell: infixl, infixr, infix
  • Haskell简明教程(五):处理JSON
  • Haskell简明教程(四):Monoid, Applicative, Monad
  • HTTPS 的详细流程
  • OAuth2 为什么需要 Authorization Code?
  • 任务队列怎么写?python rq源码阅读与分析
  • XMonad 配置教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