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Auth 2 详解(六):Authorization Code Flow with PKCE

我们在前面了解到,Authorization Code 模式是最安全的一种模式,但是必须要有服务端参与进来,因为 client_secret 必须保存在 服务端才安全。OAuth 2.0 在 RFC7636 中定义了一种扩展模式,这种模式下,客户端 不需要使用 client_secret,模式中 PKCE 的全称是 Proof Key for Code Exchange。那怎么理解这个呢?简单来说,就是我们仍然 使用 Authorization Code 模式的流程,但是原来是需要服务端参与保存 client_secret,现在改成客户端临时生成一对密钥。

Authorization Code Flow with Proof Key for Code Exchange (PKCE)

  1. 用户点击登录按钮
  2. 应用生成 code_verifier,是一个随机值,然后对 code_verifier 做sha256,得到哈希值 code_challenge
  3. 应用携带 client_id, code_challenge 请求 Authorization Server
  4. Authorization Server 提示用户是否授权
  5. 用户点击同意授权
  6. Authorization Server 生成 code,同时保存 code_challenge
  7. 应用使用 codecode_verifier 请求 Authorization Server
  8. Authorization Server 对 code_verifier 做sha256,得到哈希值,与 code_challenge 对比
  9. 对比成功,下发 access_token
  10. 应用请求资源
  11. access_token 校验通过,返回响应

为什么这样可以保证安全性?

首先临时生成一个 code_verifier,保存在本地,然后将 code_challenge 发给服务端,服务端进行保存,然后换取 access_token 时,再将 code_verifier 提交上去,如果黑客获取了 code_challenge,他也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,如果黑客获取了 code_verifier, 他虽然可以获得 access_token,但是无法使用 code_verifier 再次获取,因为 code_verifiercode_challenge 是一对临时 生成的随机密钥(准确来说是一个随机值和随机值的哈希值)。

如果是客户端直接保存了 client_secret 那就不一样了,黑客获取之后,总是可以通过 client_secretcode 来换取 access_token。 这就是这种模式的安全所在。

总结

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第六种OAuth授权模式,整个系列也就到此结束了。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。


refs:


更多文章
  • 再读vim help:vim小技巧
  • 再读 Python Language Reference
  • 设计模式(2)- 深入浅出设计模式 阅读笔记
  • 设计模式(1)- 深入浅出设计模式 阅读笔记
  • Cython! Python和C两个世界的交叉点
  • socketserver 源码阅读与分析
  • functools 源码阅读与分析
  • contextlib代码阅读
  • Collections 源码阅读与分析
  • Redis通信协议阅读
  • 2016年就要结束了,2017年就要开始啦!
  • unittest 源代码阅读
  • APUEv3 - 重读笔记
  • Mock源码阅读与分析
  • Thinking in Pyth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