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值策略:Applicative Order vs Normal Order

举个例子:

(test 0 (p)),如果test的定义是

(define test (x y)
 (if (= x 0) 0 y)
)

p 的定义是 (define p (p))

  • Applicative order执行到test的参数时,会立即对 0和p进行求值。0求值得到0,p求值得到pp继续求值得到p,所以会 陷入无线循环
  • Normal order执行到test的参数时,不会立即对参数进行求值,而是把函数进行展开,上面的表达式会被展开成
(if (= 0 0) 0 (p))

然后开始执行,(= 0 0) 为true,直接取值为0。因此不会陷入循环。Normal order会将表达式进行展开,递归的将函数体替换 原表达式中的引用。当到达无法展开时才会开始求值。这种玩法也叫 lazy evaluation,Haskell就是这么玩的。所以如果你看Haskell 相关的书,他们一定会鼓吹说Haskell是惰性求值的,可以避免多余的计算。


更多文章
  • ArchLinux 怎么降级 package ?
  • 为什么我选择放弃运营微信公众号?
  • Vim打开很慢,怎么找出最慢的插件?怎么解决?
  • Web后端工程师进阶指南(2018)
  • How to implement fork syscall in Golang?
  • macOS ansible 遇到 rsync: --chown=www-data: unknown option
  • 关于运营的思考-运营要怎么做?
  • Python中实现单例模式的n种方式和原理
  • Golang defer中修改返回值
  • Python dataclass 源码阅读与分析
  • gRPC-gateway 源码阅读与分析
  • 如何阅读源代码
  • 我心目中的配置中心应该怎么做?
  • 设计一个HTTP网关
  • 设计一个分布式块存储